產業自動化的探路者-記英沃思科技公司總經理吳賽文
發布日期:
2022-03-17

*本文來源北京江西企業商會專訪

吳賽文在江西省余干縣最美的鄉村—塔尾村度過快樂的童年。在他念小學四年級時,他的語文教師張老師,講了一個鄰縣知名企業家—張果喜(余江縣)辦家具廠的精彩創業故事。從那時起,創業的想法像一顆種子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心中有夢是最美!人生如果沒有一段創業經歷會生而有憾!

吳賽文1996年考入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學習,畢業后進入上海百勝軟件公司工作。一年后,進入自動化產品領導品牌公司—研華公司并在那里工作十余年。創業公司的歷練和大企業的工作積累培育了他創業所需的技能和心力。2013年,吳賽文和三位朋友一起創立英沃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公司從他熟悉的工業自動化市場開始起步。創業就像過日子,他一個客戶一個客戶的聯系,一個產品一個產品的累積,每天琢磨企業發展方向,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是否讓客戶滿意,如何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所有公司運營發展的大事小情都得親力親為。因為他堅信心到才能篤定,才能讓客戶滿意。


產業自動化的探路者-記英沃思科技公司總經理吳賽文


吳賽文認為創業和人生其他很多決策一樣,重點是求真和求存二個維度趨合,如果求存能和求真趨合,那將是人生的幸運!所以對待創業需要平常心,既不拔高,也不氣餒,創業就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當然從技能上來說,大多數人剛開始創業時,是沒有積累過創業的技能或經歷的,因為創業本質上是要打造一套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系統,并且要能保證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在市場上具備持續的競爭力,這和做客戶或產品僅僅需要個人的特質和技能是完全不同的。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很多挑戰和苦難,對于是否要堅持下去,他給出的建議是:每個人做事的“狀態”。比如日本很多百年壽司店其實不一定盈利很高,但店主每天很喜悅并樂意堅持下去,這就是對的狀態,就可以繼續堅持!假如做的事情是消耗人的,造成個人狀態長期不好,如果是這樣,就沒有必要堅持。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此路不通可以換條路,一定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吳賽文常講,在企業里,無論大小,有二個角色特別鍛煉人,一是銷售角色,二是決策角色,這二個角色有一個共同的擔當,那就是都得有經營的意識,經營意識按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所講的是每個企業人都需要有思考和擔當意識,有這種意識在企業承擔任何角色都會做得很出色。做銷售角色主要是通過和人溝通協作,例如請同事一起幫忙完成客戶交待的任務,有這樣的本事再加上個人特有技能,一定能在單位做出成績。當決策者決策是“屁股決定腦袋”,從另一個角度體驗事物規律,幫助自己從團隊和單位更大的思考決策事情,小我自然天成。


產業自動化的探路者-記英沃思科技公司總經理吳賽文


英沃思科技公司的核心團隊基本是由共同合作完成過事務的同事和合作伙伴組成,相互熟悉,有過共事擔當合作完成過任務的經歷,且大家都飽有情懷,共同成就,并為之努力。

? ?公司作為物聯網產業應用方案供應商,把軌道交通,醫療,軍工等產業按應用細分,提供最適合細分應用的自動化產品。采用產品為核心的經營和管理機制,按產品BU為單位獨立經營。目前在軌道交通,智能工廠、醫療產業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業內的領導廠商也有緊密的合作。對于整個產業自動化的市場,吳賽文有自己一定的思考。假如一家公司主要服務一個行業,生意的最終產值大概是億級規模,假如一家公司進入多個產業,那公司的產值大概可以是10億級規模。他洞悉產業自動化市場的商業規律,也明白客戶由單一購買產品變成需要產品是長期永續性服務,企業如果轉型到服務平臺型公司,是可以有產值上百億的規模。所以多年來,英沃思深耕軌道交通,智能工廠,醫療等行業產業自動化等行業,踐行誠信篤實,以人為本,開匯協同,數一專注,更有效的穩步擴大市場,也更好地服務了社會。


產業自動化的探路者-記英沃思科技公司總經理吳賽文


公司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經歷過資金緊張,人才短缺,行業政策變化等,英沃思甚至還遭遇過一次火災,面對困難,吳賽文和他的同伴們沉著勇毅,堅定最后必勝的信心,----產業數字化的進程剛剛開始,設備和產業的自動化是產業數字化建設的基礎,他希望英沃思團隊積極為產業數字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

產業自動化的探路者-記英沃思科技公司總經理吳賽文



相關推薦

暫無數據